目前分類:評論觀察 (24)
- Feb 28 Mon 2022 21:02
口罩從暴利產業殞落的三大啟示!人人搶進賺機會財,最終落得什麼下場?
- Jan 04 Tue 2022 20:32
【採訪後記】台灣林業失落30年,固碳效益也不彰?森林保育與經濟的平衡點在哪?
- Dec 26 Sun 2021 17:05
【採訪後記】不被看見的拾荒阿姨:她們工作高風險、月入不到5000元、還遭大眾排斥,卻是城市回收的幕後功臣?
你是否常在街頭巷尾看到,幾個頭戴斗笠、推推車、收取回收物的阿婆?他們被俗稱為「拾荒者」,一天工作逾10小時,卻只賺得不到5000元月收入。他們不被看見、不被理解,甚至常常無法拒絕民眾名為善意、實為負擔的施捨。紀錄此次拾荒者的採訪小後記。
- Aug 15 Sun 2021 22:24
【財經記者工具箱1】公開資訊觀測站怎麼用?財經記者必備的基礎平台,最迅速、最全面的資訊一把抓
- Jun 27 Sun 2021 13:45
能源不只關乎用電,還牽涉經濟、國安?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公投什麼嗎?
遙記2017年底,公投提案、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,公投儼然成為某種政治運動,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,但,深究其內裡,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、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。
老實說,不論能源、農產品貿易,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,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、產業規劃、經濟發展,真的適合公投嗎?這大概也是我進入媒體業後,最深刻體認到的民主瑕疵:資訊不對等。
- May 08 Sat 2021 17:34
【師大、古亭 咖啡廳推薦】深夜、平價、多座位的「行路 Walk Cafe」,貓狗、書香伴你一夜質感靜謐
行路的老闆,過去曾經營H*ours Cafe一段時間,但在今年初決定搬家,另起爐灶成立「行路 Walk Cafe」,3月方成立,就趕忙來光顧嘗鮮,以下紀錄:
在台北找咖啡廳不難,但要找一間深夜、座位多、平價又舒適的咖啡廳,卻可能讓你耗盡整晚也尋不著去處!
- Sep 25 Fri 2020 10:29
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 田馥甄《無人知曉》專輯開箱:完整性高、田氏風格藏巧思,每個細節都值得投注時間品味
- Sep 02 Wed 2020 15:14
【生產、品質、消費】後疫情時代口罩業三大變局 台灣憑什麼搶得先機?
未修稿原文,以茲紀錄
新冠肺炎席捲全球,顛覆全球口罩業樣貌。原本不戴口罩的歐美人戴起口罩、不產口罩的國家開始蓋廠房、時尚口罩百花齊放……。面對後疫情變局,台灣的口罩國家隊有何優勢?
- Aug 07 Fri 2020 21:24
【0805】上銀科技2020年第二季法說會全紀錄:逐字稿
- Jun 22 Mon 2020 17:37
【給高中職生的建議】青年就業儲蓄帳戶三大癥結,蔡英文真讓青年儲蓄了嗎?
圖/陳韻如攝
「我們提供七千個工作機會,各個經過檢查、不是單純勞力付出……。」2017年一場青年論壇,總統蔡英文端出「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」(青儲),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工作再就學,盼改善青年未來迷惘問題。然三年過去,不僅各界罵聲不斷,去年蔡英文參選也撤下政見。究竟,為何立意良好的青儲,如今人人喊打?- Apr 30 Thu 2020 21:02
口罩國家隊熱鬧過後,工具機現在正被超長寒冬慢性毒殺!
- Apr 07 Tue 2020 16:57
【分析】美國下重手!無限QE之後,誰受益、誰倒楣?
- Apr 01 Wed 2020 19:23
批發、零售超慘澹,車市卻逆勢走高?
- Mar 29 Sun 2020 19:28
中時記者提問事件_大眾期待怎樣的媒體?
- Mar 28 Sat 2020 19:19
疫情除了催化「遠端」之外,還有什麼?
2月時,在《遠見》參與了「進擊的病毒 讓未來提前到來」系列專題。當時談的是,遠程辦公、數位教育、智慧遠距醫療,都將在疫情催化下、加速前行。直至3月,疫情開始全球延燒,想必不少民眾也開始有感,或甚至不得不有感吧?
但,除了民眾生活型態外,哀鴻遍野的製造業也會有所催化嗎?據筆者近日觀察,「自動化零件廠」似乎有機會成下一波反彈產業。
- Mar 25 Wed 2020 19:15
多事之春——近期紙業三件事
- Jul 16 Mon 2018 18:05
還不懂世足嗎? 3分鐘從積分瞭解各國實力
默契傳球、觀眾歡呼、瞬間射門,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總能在全球颳起「足球旋風」,即便台灣並無代表隊參賽,仍舊吸引廣大的一日球迷一同隨世界盃的賽程或喜或憂。然足球於台灣並不興盛,相較棒球、籃球等主流運動,民眾對足球的認知較為淺薄,有時更因先備知識不足,難以於每四年的足球旋風中盡興。那該如何成為入門足球迷呢?首先必須瞭解參賽國家中有那些箇中好手!
以下透過國際足球總會統計的各國積分分析五大洲的強國實力,讓不懂足球的你/妳也能簡易分析賽況!
- May 28 Mon 2018 22:16
【社會學分析】《虛擬偶像》影評 當人們不再追求真實…
《虛擬偶像》,是導演安德魯‧尼克遜,2002年的美國科幻諷刺電影作品,該導演同時也是名作《楚門的世界》的編劇及製片。此篇評論將以視覺文化為切入點,透過攝影(形象)、真實、虛擬等角度切入探討該部電影中隱含的議題,以下評論含雷,請自行斟酌觀看:
- Apr 02 Mon 2018 16:45
【社會學分析】《觀看的方式》實例應用:從John Berger視角探討全聯廣告
2015年時,臺灣零售老品牌全聯福利中心,推出一系列「全聯經濟美學廣告」,之所以愈此系列,除了因為其2015年獲得4A創意獎外,當時全聯廣告在臺灣也引起大量的討論度與良好的反饋,以下小編節選5張平面廣告作為討論(以下圖片皆轉載自4A創意獎網站平面類作品):
- Mar 20 Tue 2018 23:25
【跟團出國旅遊注意!】小心挑選到可怕的強制消費購物團《韓國旅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