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工具機網站.png

 

近十年來,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國內外赫赫有名,2、3月更因迅速協助組裝口罩機,被譽為口罩國家隊。但你可知道,口罩國家隊的亮麗背後,是台灣工具機業慘不忍睹的出口數字。

 

自2018年第四季,台灣的工具機出口額首次下跌。當時美中貿易戰煙硝正起,台灣也開始面臨韓圜、日元貶值威脅,導致出口不利。

 

誰也沒想到,工具機出口一跌就是連續六季(2018年第四季~2020年第一季)。去年底,工具機業本期待今年能有華麗反撲,但2020年最大的新冠黑天鵝,硬是把本已不高的出口額,再重重打下。第一季再跌24%。

 

儘管2、3月,工具機業因口罩國家隊被政府、媒體捧到飛天。但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直言,那些都是「做義工」,實際上產業是一片慘澹,許多工廠甚至得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,斷續放無薪假。

 

而今,雖然中國大陸聲稱日漸復工、出口也稍有回升,但全球主要消費市場的歐美各國,經濟依然急凍。若整體經濟、消費依然不振,工具機的暖春恐怕還遙遙無期。

 

就算退一步說,假設疫情樂觀、全球消費市場迅速復甦,工具機還是得抬頭面對膠著的美中角力問題,及新台幣過於強勢、不利出口的困境。公會也坦言,單一市場導向、體質不好的小型廠商非常危險。

 

而解方又在哪裡呢?是吵翻天的紓困融資嗎?是轉型嗎?筆者認為,疫情當前,一方面考驗平時的體質、現金流;一方面考驗的正是「變」,不論積極的轉型、消極的減薪裁員皆然。疫情當前如果固守陳窠,肯定是危險的。

 

那麼,智慧製造真的有用嗎?據瞭解,其實部分走在前端的廠商,已有訂單預測系統、自動化產線,這類的智慧製造,其實都有助廠商的疫情免疫力。而近期政府也積極推動製造業的「轉型輔導」,許多方案自籌款都不高,甚至不需自籌款、由政府出資。

 

疫情當前,縱然寒冬漫長也不見盡頭,但或許也正是產業汰洗和轉型的契機。

arrow
arrow

    羊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