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張安平.jpg

既然副院長提到循環經濟,我也看到2030循環經濟,先花一段講,後面我會講人文歷史、心態、科技發展重要性。
 

第一個想談的是,水泥業長久以來沒跟大家溝通,大家會覺得水泥是高能耗、高汙染,答案是嗎?以往是,但現在完全不是。以台泥來說,現在排放都是國家排放標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。如果有機會大家去看,一個重工業可以幾乎不排放,很容易看工業有沒有排放,可以到旁邊走走、摸摸葉子,有沒有灰塵就知道有無排放。然後我們工業港裡面有龍蝦、干貝、珊瑚,水質透徹到底,所以是做得到的。

 

這邊有幾樣東西跟各位說,一、水泥到現在為止是不可代替的,二、人類用最多的,除了水以外就是水泥。剛剛跟院長說,我們常常人員招募時到台大去,幾十間公司裡面,大家剛碰到水泥都嗤之以鼻、這能碰嗎?但我就把同學叫來,在這幾十間公司裡面,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、銀行,但如果有個不存在的話、其他產業全都不存在,它對整個工業發展和人類文明非常重要。這並不表示我們產業不需要改善,我們一路在改善。剛好我們有個2025計畫。

 

如果講2050年,大家都會說,「你應該也不在了、隨便你講。」所以我講2025、2030年的計畫。去年,我們SBTi、一個科學標準,我們就承諾,2025年會自主降11%二氧化碳、2030年會降到30%。其實2025年要做的,我們都以完全計畫完畢、2030計畫當中。
 

水泥有個原罪,學科學都知道,我們的原物料石灰石,你只要動它、二氧化碳就出來。不管你用什麼燒,用電、綠電燒都有二氧化碳出來。所以為什麼工研院一開始就做二氧化碳捕捉,因為唯一的方法,2050年要碳中和、碳零的話,只有碳捕捉。所以我們嘗試各種方法往下走。

 

另外,我一直認為我們國家是個貿易國,2300萬人口,經濟到一個地步,但它需要國際化。尤其現在歐盟已經對碳稅有很清楚的內容,它也有發明碳交易,美國來講,巴黎協定在拜登上來以後,我相信會再度參與,也會參與將來碳稅的可能性。所以,如果台灣不往外看發展的話,我認為到2030年面對的不是生產二氧化碳的碳稅,而是整個國家會面對其他國家的碳稅因素。所以我認為工研院很好,一起把這塊拉起來,讓全國往這方面走。

 

我前幾天跟學生說,創造二氧化碳絕對是工業的責任,也不只是工業的責任,是每人的責任。我常說一個例子,你一天用兩分鐘手機,兩分鐘的手機生產45公斤的二氧化碳,一顆樹一年補碳數。所以,要用科技來加強,碳捕捉是個關鍵。

 

另外,我覺得台灣是個小地方、需要國際化,所以我們用心在這邊,但要放眼全世界。還有,二氧化碳減少其實法律很重要,尤其像我們產業。聽起來很怪,我們在台灣生產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高的,我們在大陸、歐洲、土耳其都比台灣低,因為台灣現在法律只接受加5%添加物,如果要降二氧化碳必須要加添加物,同時也不影響品質。可是法律不變無法進步。將來要往前走的話,未來中華民國法律要很快進步,不能一個法律做十年,2030年不見得可以達到標準。我認為2030年左右,可能是全球區域性碳稅發展開始。

 

另外,施董談到世界公民,其實我們每個人只有一個國籍,地球,我們必須對地球好,不只如此,我們一直看著在地發展,可是當你發展對外時,必需要際化,不是說要賣到國際話,而是要利用國際化各種優勢。我們現在在西非擴水泥廠代替品的廠,它的排碳量是水泥碳的一半,可是為何在西非?因為他們有原料。會幫我們大幅下降歐洲水泥廠有百萬噸產能,不是實驗廠。
 

我也另外還有發現一個非洲原料,可以降低水泥碳排將近75%,可是為什麼這個台灣不能走,第一沒有原料,第二現在台灣法律根本不允許添加,有東西也不能加。所以,反而在非洲當地法律是彈性可以走的。
 

在談國際化另一塊,我們外派到土耳其、非洲也好,去兩三個月可以、半年以上不可行、一年以上家人就寫信來了。我在土耳其廠派了一個台灣職員、80個土耳其員工,我們每個人去都包得一身,然後穿得密密麻麻。進到土耳其總公司,他們穿著短褲短袖,「你不怕這邊的蚊子嗎?」「唉,習慣就好了。」因為非洲是土耳其南端,他們已經上千年往來,根本不怕。
 

所以在不同地區發展要用不同的人才,像我們在葡萄牙投資時,其實整個歐洲只有三個員工負責管理,但管理的產量、產能卻比台灣多兩倍以上。所以,我們在必須考量國際化,善用當地的資源,不論原料、物料、市場、人才,最重要人才,我們必須要用國際的人才才能幫國家往前走成國際化。

 

剛剛說的都風花雪月,工研院談風花雪月真是離經叛道的事,風花雪月和工業其實有同樣的誤解,風花雪月是講四季,這個故事來原。

 

蒼山雪,疫情爆發,菩薩來封鎖疫情。工業和風花雪月一樣被誤解,他們都有很好的出處,但工業……。

 

我們要選一條人煙罕至的路,才能替世界創造不同。

arrow
arrow

    羊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